握紧一汽这面红旗,阿里云关注的不是一城一地得失,而是在政企市场建立一个制高点,准备好迎接一场漫长的战争。
“同样是攀登珠穆朗玛峰,一汽选择了最难的北峰。”谈到中国一汽的数字化转型,阿里云智能副总裁、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安筱鹏博士给出了极高评价。
1月22日,由中国一汽联合阿里云通义千问打造的大模型应用GPT-BI率先落地,成为汽车行业首个投入使用的同类应用。
BI(Business Intelligence,商业智能)日益成为企业决策数字化的关键系统,借助大模型能力,中国一汽的GPT-BI能够将企业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建模、分析,并通过简单问答的形式实时呈现给使用者,以便于业务成本、流程的优化。
大模型上车,是当下汽车产业最时髦的话题。不过一汽并没有直接切入面向消费者的大模型应用,而是首先选择对自身业务流程动刀,目的不仅仅是卖车,更是要颠覆整个汽车行业生产方式。
而对阿里云大模型来说,成功进入壁垒极高的汽车行业也是意义重大的一步。旨在成为AI时代基础设施的阿里云,变现思路愈发清晰。展望未来,阿里云也并不讳言同一汽红旗扩大合作,进军智能座舱领域的野心。
AI时代的造车方法论
《哈佛商业评论》曾经刊登过一个著名的“啤酒+纸尿裤”的故事,说明数据分析的重要性。
据说沃尔玛的工作人员发现,周末购买纸尿裤的男性顾客中,有很大比例会同时购买啤酒。于是超市选择将啤酒和纸尿裤捆绑销售,获得巨大成功。
背后隐藏的逻辑是,年轻母亲常常会在周末让奶爸去买纸尿裤,而奶爸会为了周末观看体育比赛,顺便给自己买啤酒。
现实世界中这样的相关性无处不在,但逻辑往往较为隐晦,需要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才能发现,BI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。
大模型则让BI的能力得到更大提升。
借助GPT-BI,企业管理者只要拿起手机用语音提问,就可以快速获得实时的车辆交付数据、经销商客流量排名。
GPT-BI不仅大大缩短了BI分析的报表设计、数据建模等交付周期,更可以自动生成最佳决策方案,实现“问答即洞察”。
例如,当问到“为什么某车型产量不及预期”时,大模型可先将预期产量和实际产量对比,得出差值后,不仅仅给出对显性变量的分析(例如:生产因设备等原因的异常停产20分钟、某型号配件质量异常等),而是分析涉及的所有变量(例如:原材料供应波动、能源消耗及供应稳定性)。通过对数据排查,最终找出关联性最大的原因并生成可视化报表。
此外,GPT-BI对汽车研发、生产带来的效率提升也非常可观。
中国一汽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、一汽集团体系数字化部总经理门欣指出,汽车行业中存在大量重复性的工作,例如整车开发中的成本控制、工艺评审,都有规律可循,只需要根据不同车型的不同需求进行微调。但是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下,这些工作只靠工程师的个人经验来把握,就会出现很大偏差。
而在AI赋能之下,一汽红旗建立了基于海量数据和规则的自动评价模型,将原本需要人工花费50-80天进行的工作,放在数字化工作台上自动运行,可以把耗时压缩到天级、甚至秒级。
“大模型是面对未来生产关系的基石,我们要把一汽集团所有的业务用GPT大模型重做一遍。”门欣介绍,在GPT-BI落地之后,一汽接下来将在软件编程和整车开发工作中,都实现AI对人工的替代。
一汽数智化转型的目标之一,是将运营效率提升100%,即业务翻倍后,人员规模不明显增加,大模型的应用显然是实现这一目标强大助力。
中国一汽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、一汽集团体系数字化部总经理门欣
“老大哥”想要再次领先
行业首个GPT-BI落地,对一汽的意义绝不仅限于业务层面,更是一场企业架构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。
“中国一汽和阿里云联合打造的首个大模型应用GPT-BI正式上线,是一汽作为一家北方传统国企的高光时刻,双方的合作本身就有着特殊的意义”,门欣话语间透露着些许激动。
大模型应用,只是中国一汽数字化转型的成果之一。而门欣作为数字化部总经理,对数字化转型走过的弯路深有体会。
“大部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,都只是提需求,让互联网公司来搭建IT系统。后来我们发现这样是不对的,要摒弃。”
门欣介绍,大约3年前,一汽这样的传统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仅仅是“上系统”,IT项目多为“交钥匙”工程,系统建设“只管生,不管养”,导致IT部门跟业务部门割裂严重。
因此,2022年,中国一汽打响数智化转型升级攻坚战,走上了IT系统自研的道路。这正是安筱鹏博士所谓“北坡”的内涵。
借助阿里云的开发工具,一汽打造了一支全新的IT团队,建立起自己的云原生平台。而在此过程中,这家老国企也悄然开启了一场自我革命。
“我们数字化部门的职级体系,跟阿里是完全一样的,阿里这么多年来成熟的能力评价体系和模型,我们都引进来了,工资体系也是按此打造,”门欣指出,能力体系建设是传统企业的一大弱点,而一汽的数字化部门正努力向互联网企业看齐。
更重要的是,在IT系统的搭建过程中,一汽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更深层问题,也就是体制的僵化。
“最大的敌人是自己。在业务流程中,我们多年来形成了很多做事的习惯,但这些习惯的流程往往是有问题的,不是以价值最大化为主导。”
在门欣看来,传统企业倾向于将流程固化,形成规则,谁都不要越过雷池,这导致部门之间壁垒林立,从固化走向僵化。“马斯克是没有流程的,他是以目标为导向,先去努力实现目标,然后再回过头来定义规则。”
IT系统的开发过程,则恰恰是对业务流程的一次重新梳理。在此过程中,一汽得以重新思考流程的合理性,重新思考用户需求,打破原有的部门隔阂,将组织架构拆解成原子化的业务单元,让业务单元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合理。
例如,在传统的车型开发流程中,往往是工程师先完成初期设计,再交由财务部门进行成本评价,如果不过关再打回修改。而有了数字化工作台,数据可以在不同部门的业务单元之间实时流动,节省了大量的跨部门沟通成本。
“其实,现在一汽就像一个IT公司,具备了跟互联网公司掰掰手腕的技术能力。”门欣向观察者网透露,一汽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国资委的标杆项目,半年多来开办了67场交流培训活动,并对外提供咨询服务。
曾经的“共和国长子”,想要在数字化时代重新成为领先者,这对于东北大地来说也弥足珍贵。
阿里云的“电厂梦”
央企一汽的数字化转型,为什么选择了阿里作为合作伙伴?这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。
在以政府单位、大型央国企客户为主的政企市场,阿里云在过去几年中表现挣扎。去年11月,阿里云新任董事长兼CEO吴泳铭提出了“AI驱动、公共云优先”的战略,更让外界猜测阿里云是否在主动弱化以混合云为主的政企业务。
不过阿里云内部人士向观察者网强烈否认了这一猜测。就在1月25日,阿里云官宣其混合云业务事业部更名为政企事业部,上述人士指出,此举就是要重申阿里云对政企市场的投入。
此次中国一汽GPT-BI项目落地,则无疑是阿里云在政企市场的一剂强心剂。
“我们同一汽红旗的合作,在行业内一定会形成头部效应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”阿里云智能副总裁李强向观察者网表示。
其实,相比于拿下一汽这个客户本身,对阿里云来说意义更大的或许是双方合作形式的创新。
一汽内部人士向观察者网透露,一汽的数字化转型,最初是受到华为启发。“华为的数字化转型蓝皮书,我们组织了集体学习,所有高级经理连续6周参加考试,董事长亲自看每个人的成绩。”
然而在AI产品落地上,一汽最终选择了同阿里合作。
有消息人士对观察者网指出,目前大模型更多在矿山、港口等行业落地,是因为场景相对简单,而汽车行业更加复杂,壁垒极高,如果仍然采用“交钥匙”的模式,跟业务的匹配度并不理想。
价格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。据悉,阿里云同一汽合作的报价,只有对手的几分之一。这并非“价格战”,根本原因在于合作形式。
阿里云同一汽合作的主要形式,是基于公有云的vpc方案。在这一方案下,阿里云提供了通用大模型能力和训练支持,但由一汽自己的技术团队承担专属模型的训练,所使用的数据也运行在专属空间上。训练完成后,一汽可以将其封装为自己的大模型,并脱离公有云进行本地化部署,以满足政策监管要求。
换句话说,阿里云并不是在卖产品,而是向政企客户深度赋能,让对方拥有了自主的AI能力。
事实上,传统“交钥匙”的业务模式,尽管能够给云企业带来更高的营收,但利润率和现金流难以令人满意。在AI时代,阿里云正在试图回归云服务的本质。
阿里云创始人王坚院士去年提出,AI时代算力和应用的关系,正如同电力与电动机的关系,今天的数字化革命正如同过去的电气化革命。
在同一汽的合作模式下,阿里云便更加类似于“电厂”的角色,赚的是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的钱。
安筱鹏博士对观察者网强调,“阿里云的目标,是能够做好一个基础资源、基础能力、基础组件的提供者,但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总架构师一定是企业自身。”
而明确了“电厂”的定位,阿里云的另一重思考,是跳出单次项目收益考量,更关注如何快速扩大“朋友圈”,通过降低部署门槛,让更多传统企业用上AI大模型。其更深层的逻辑,正如王坚院士此前指出,人类正处在AI应用的初级阶段,未来的算力需求仍有巨大成长空间,相对于抢夺存量,谁能主导广阔的增量市场才是更大图景。
以汽车行业为例,李强对观察者网表示,目前智能座舱领域的AI应用仍然相对简单,智能助手与用户的连续对话能力远远不足,真正像同伴一样贴心的智能助手或许要3年后才能出现。
李强指出,而未来的智能座舱竞争,一定是头部企业的战场,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投入,阿里云拥有一流的软件工程师团队,会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。
握紧一汽这面红旗,阿里云关注的不是一城一地得失,而是在政企市场建立一个制高点,准备好迎接一场漫长的战争。